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数量核算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01 18:07:2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1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数量核算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农林渔业局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数量核算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6年8月29日)

深农通〔2006〕126号

为了加强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数量的核算与管理,根据《深圳市食品安全“五大工程”政府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府办〔2006〕99号),我局制定了《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数量核算与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施行。



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数量核算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数量的核算与管理,根据《深圳市食品安全“五大工程”政府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府办〔2006〕9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我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深圳市叶菜、水产品、生猪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数量的核算与管理。

第三条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肉品卫生检验所(以下简称核算单位)分别负责叶菜、水产品、生猪供应深圳市场数量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核算单位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核算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的数量;

(二)对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供应深圳市场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营(联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核算单位要加快推广和应用条码管理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供应深圳市场数量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条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核算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核算单位所确认的主要农产品供应深圳市场的数量,作为政府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资金的核定依据。

第七条 核算单位用于核算和管理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数量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第八条 本市企业兴办的叶菜、生猪生产基地,供应深圳市场的农产品数量不得少于总产量的80%;本市企业兴办的水产品生产基地,供应深圳市场的农产品数量不得少于总产量的60%,工厂化水产种苗供应深圳生产基地种苗不得少于80%;本市企业与外地企业合作联营兴办的叶菜、生猪生产基地,供应深圳市场的农产品数量不得少于总产量的60%。

核算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规模最低标准为:

(一)叶菜:5000公斤/亩;

(二)水产品:上一年度广东省平均养殖水平;

(三)生猪:市农林渔业局认定的生产规模。

第九条 核算单位核算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的数量,以下列证明材料为依据:

(一)叶菜、水产品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交易的,以核算单位认可的交易数量证明为依据;

(二)叶菜、水产品直接销售(配送)超市、酒楼、集体食堂的,以产品销售(配送)合同或货款结算凭证为依据;

(三)叶菜、水产品其他销售渠道的,以有效交易数量证明为依据;

(四)供应深圳市场的生猪应当在深圳定点屠宰场屠宰,供应深圳市场数量以驻场动物防疫部门核实的数量为依据;

(五)采用条码管理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以计算机系统采集的数据为依据。

第十条 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营(联营)企业应承担以下责任:

(一)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和销售台帐,生产基地的产品主要供应深圳市场;

(二)及时、准确提供生产基地的产品供应深圳市场的证明材料,配合核算单位进行核算;

(三)配合农业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四)配合核算单位配备、建立条码管理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

(五)供应深圳市场的生猪应加盖指定针印,产地证明中的畜主栏应填写生产企业名称。

第十一条 生产基地经营(联营)企业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和销售台帐记录,主要内容包括:

(一)产地面积及种植、养殖品种和产量等信息;

(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

(三)产品质量检测记录;

(四)销售渠道、销售去向和数量等信息;

(五)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信息;

(六)采用条码管理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的,应及时将上述信息上传至核算单位建立的管理服务器。

第十二条 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有关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改正致使无法核算的,可不予核算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没有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和销售台帐的;

(二)不配合核算单位进行核算,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生产基地产品供应深圳市场的证明材料,或存在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数据的;

(三)不配合农业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

(四)不配合核算单位配备、建立条码管理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的。

第十三条 核算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得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违反有关规定的,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核算单位可根据行业特点制订核算办法实施细则,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印发清远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清远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清远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国土资源局反映。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







清远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切实发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第37号令)和《广东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 (粤国土资规划电〔2011〕9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省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民生工程、抢险救灾工程、保障性住房、农村宅基地和产业转移等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项目)、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五)全市统筹安排使用,不予分解到各县(市、区)。

第三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计划分配管理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

第四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管理实行集中预报、统筹使用、年末调整等制度。

(一)集中预报。每年11至12月份,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土地开发储备局等单位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和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建设资金落实能力等因素,将下一年度的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报市发展和改革局,由市发展和改革局按行业分类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市直部门按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轻重缓急程度等对计划的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向市发展和改革局集中预报;市发展和改革局综合后编制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下一年度全市统筹安排计划指标的依据。

(二)统筹使用。每年1至10月份,根据省下达我市当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总量,在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范围内进行全市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配置计划指标比例,其中重点工程项目用地指标占75%(其中工业项目的占60%,其他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占40%),经营性用地指标占10%,“三旧”改造用地指标占5%,全市机动指标占10%。全市统筹使用计划指标按项目类型、排序先后等安排,即排名靠前先用、先报材料先用,指标跟着项目走,计划指标用完即止。

(三)年末调整。每年11至12月份,结合当年1至10月份全市计划指标使用效率、重点项目需求等因素,将剩余指标收回或省追加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五条 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台帐管理等内容。

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是指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和考核。年度评估和考核,以土地变更调查和监测数据为依据,防止超计划批地用地,切实维护土地利用计划的严肃性。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台帐管理是指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上报一宗及时核销一宗计划指标,根据计划台帐对各地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和研究分析,及时指导、督促各部门、各项目用地合理使用计划指标,切实提高计划指标使用效率。

第六条 国家、省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省政府及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矿山、军事设施五类独立选址建设项目,涉及用地指标由省解决,不占用我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第七条 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通过奖励或竞争方式取得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项目计划指标的,专项用于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的计划指标由省专项安排;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其他项目建设按产业类型和排序由清远市统筹安排计划指标。

第八条 我市的计划指标除省专门安排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宅基地等专项专用的指标外,其他指标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产业转移、抢险救灾等项目用地。

第九条 项目审批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时,加强与国土部门的沟通衔接,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清远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第十条 各县(市、区)应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建立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使用管理台帐,每季度定期上报计划指标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合同制消防员招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合同制消防员招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阿府办发〔2008〕19号



各县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卧龙管理局:

  《阿坝州合同制消防员招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阿坝州合同制消防员招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规范全州政府专职消防队合同制消防员的招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消防力量建设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制消防员,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用,在政府专职消防队从事执勤灭火与抢险救援工作的合同制人员。


  第二章 招 用


  第三条 合同制消防员的招用,由各县人民政府负责,阿坝州公安消防机构指导。

  第四条 合同制消防员的招用坚持公开、公平、合法、自愿、择优的原则。招用一般在每年年初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县公安消防机构确定,统一实行公开招考、合同制招用。招用工作由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实施。

  第五条 政府专职消防队招用合同制消防员的条件为:20周岁至35周岁,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的男性公民。

  第六条 组织实施招用时,应根据公安消防机构拟用工作的需要,提前15日在当地新闻媒体公布拟招用人员的岗位、条件,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做好招用人员的报名、审查、体检、考试等工作(体检、笔试标准由公安消防机构提供,面试由负责招用相关部门共同组织)。

  第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依据相关规定对拟招用人员进行政治审查和体能测试,根据岗位需要择优录用。退役士兵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第八条 各县公安消防机构应依法与被录用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按要求管理合同制消防员的人事档案、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事宜。

第三章 培 训


  第九条 合同制消防员上岗前,由州公安消防机构根据岗位需要组织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0日,考试合格后上岗。考试成绩不合格,经补训、补考不合格的,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章 管理 考核

  第十条 合同制消防员的日常管理由县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第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参照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合同制消防员目标考核标准。合同制消防员由当地县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日常考核,州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续用的主要依据。


第五章 保 障

  第十二条 合同制消防员的工资按各县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实行定额计发,福利待遇各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 合同制消防员每年享受的公休假或探亲假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执行。

  同一时间休假人数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自行确定,不得影响正常的值勤备战。

  第十四条 合同制消防员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按企业参保办法参加,单位应缴保险费部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承担。离开合同制消防员岗位的,按离队时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执行。

  第十五条 对合同制消防员实行统一着装、统一标识、集中食宿。


  第六章 奖励 优抚

  第十六条 合同制消防员因工作成绩突出应予以奖励。因训练、灭火、抢险救援、处置突发事件等受伤、致残或死亡的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执行;符合评定革命烈士条件的,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执行。


第七章 合同的终止、解除


  第十七条 合同制消防员首次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二年,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合同的终止、解除、续订,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招录用前有违法犯罪事实隐瞒未报的;

  (二)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规定的;

  (三)合同制消防员因病且医疗期满不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责任的;

  (四)因在招用体检过程中隐瞒病史,导致不能正常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责任的;

  (五)合同期间犯罪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合同制消防员在合同期间因参军、升学(全日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招聘的,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条 合同期间参加了公安消防机构统一组织的专项培训,本人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根据培训情况收取相关费用。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阿坝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