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人事部关于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5-23 14:18: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1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关于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6年2月14日,劳动人事部

劳人薪(1985)33号《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奖金、津贴、补贴保险福利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有关职工升级奖励仍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但是有些单位自行扩大升级奖励面,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为此,现将有关问题重申如下:
一、升级奖励是对国家行政机关有功人员的一种带有政治荣誉性的物质奖励,不同于一般的提高工资级别。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升级奖励条件,严格掌握。给予升级奖励,一般在原职务工资等级标准上提升一个工资等级标准,对改变一个地区、部门的面貌或执行某项重大任务成绩显著的,以及有其他特殊贡献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提升两个工资等级标准,但一定不能同时给同一工作人员提升三个和三个以上的工资等级标准。
二、升级奖励指标,只能按当年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一掌握,最多不得超过千分之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升级奖励指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统一掌握使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升级奖励指标由各部委掌握使用。
三、升级奖励办法的修改权限集中在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劳动人事部,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决定修改,过去已作修改的必须按本通知精神纠正过来。今后若发现有擅自扩大升级奖励面和同时给同一工作人员提升三个和三个以上工资等级标准的,一律不予承认,并要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各郊区、县财政局:
现将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明确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农业税征期根据征收季节,划分为夏征期和秋征期。每年1月1日至8月31日为夏征期,9月1日至12月31日为秋征期。
二、为便利征收工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农业税收征解会计科目县、乡镇可以通用。
三、农业税收征解会计报表为月、季、年报三种。
1.《农业税收月报表》(附表一)于次月2日前上报市财政局。
2.《季度农业税收资金平衡表》(附表二)于次季3日前上报市财政局。
3.《年度农业税收决算表》(另发)于次年2月15日前一式两份报送市财政局。
四、市财政局统一组织印制的各种农业税收票证继续使用。
五、本通知自1993年1月1日起执行,市财政局以前制定的农业税征解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同时废止。
附表一:一九九 年 月农业税收征收情况表
填报单位: 截止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元
--------------------------------------
| | |农 林|耕 地| |
项 目 |编 号|农业税| | | 契税 | 备注
| | |特产税|占用税| |
-----------|---|---|---|---|----|-----
本年任务数 |01 | | | | |
-----------|---|---|---|---|----|-----
本月征起数 |02 | | | | |
-----------|---|---|---|---|----|-----
本月入库数 |03 | | | | |
-----------|---|---|---|---|----|-----
其中:中央 |04 | | | | |
-----------|---|---|---|---|----|-----
市级 |05 | | | | |
-----------|---|---|---|---|----|-----
区县级 |06 | | | | |
-----------|---|---|---|---|----|-----
累计征起数 |07 | | | | |
-----------|---|---|---|---|----|-----
占全年任务% |08 | | | | |
-----------|---|---|---|---|----|-----
累计入库数 |09 | | | | |
-----------|---|---|---|---|----|-----
其中:中央 |010| | | | |
-----------|---|---|---|---|----|-----
市级 |011| | | | |
-----------|---|---|---|---|----|-----
区县级 |012| | | | |
-----------|---|---|---|---|----|-----
累计入库数占全年任务%|013| | | | |
-----------|---|---|---|---|----|-----
比去年同期±% |014| | |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 制表时间 年 月
附表二:一九九 年 季度农业税收资金平衡表
填报单位: 截止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万元
-----------------------------------
资金来源类 | 资金占用类
----------------|------------------
科目名称 |期初数|期末数| 科目名称 |期初数|期末数
--------|---|---|---------|---|----
业税收入 | | |农业税解库 | |
--------|---|---|---------|---|----
林特产税收入 | | |农林特产税解库 | |
--------|---|---|---------|---|----
地占用税收入 | | |耕地占用税解库 | |
--------|---|---|---------|---|----
税收入 | | |契税解库 | |
--------|---|---|---------|---|----
退税款 | | |划解地方附加 | |
--------|---|---|---------|---|----
整理款项 | | |提取征收经费 | |
--------|---|---|---------|---|----
| | |提取农林特产税 | |
| | |源、发展基金 | |
--------|---|---|---------|---|----
| | |下拨待退税款 | |
--------|---|---|---------|---|----
| | |小 计 | |
--------|---|---|------------------
| | | 资金结存类
--------|---|---|------------------
| | |待解农业税收款 | |
--------|---|---|---------|---|----
| | |在途款项 | |
--------|---|---|---------|---|----
合 计 | | | 合 计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 年 月 日
地占用核补充资料:批准占地数: 亩 实际占地数: 亩 计征税额:
减免税额: 元 应征税额: 元 实征税额:
尾欠税额: 元 提取征收经费: 元
注:1.表中的期初数是指上一季度末的余额。
2.补充资料中的数字都是累计数。
3.本表由县级以上的征收机关填列,逐级汇总上报。

附件: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的通知〔(92)财农税字第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最近几年来,农业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的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农税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农业税收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本制度自1993年1月1日起执行,原《农业税征解会计制度》同时废
止。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1992年9月24日

附: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农业税收(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牧业税)征解会计(以下简称为征解会计)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支,是反映、核算、监督农业税收的征收、解报、提退等业务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制度
,对正确执行政策,维护财经纪律,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国家税款和票证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现行农业税收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结合目前农业税收征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是农业税收的征收机关(以下简称征收机关)。各级征收机关(特别是乡镇征收机关)必须配备征解会计人员。征解会计人员受本单位负责人领导,在业务上受上级征解会计和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指导。
第三条 各级征解会计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行使职权,进行工作。从事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工作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会计专业职务,职称评聘的规定,评聘会计专业职务或职称。
第四条 征解会计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保守国家机密,如实反映情况,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记录、计算、整理、核实、汇总农业税收计税基础资料;向领导提供分配征收任务、减免指标的试算方案和征收进度。
三、办理农业税收的征收、结算、解报、以及退税业务的核算和帐务处理,办理农林特产税源发展基金及农业税收征收经费的提取划解,编制报送会计报表,并负责办理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和票证管理。
四、向同级财政预算编报税收计划。向上级征收机关及时提供数据资料和报送农业税收征收情况。
五、指导、监督、检查、评比所属征解会计的业务工作,培训所属征解会计人员。
第五条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年度,以国家财政预算年度为准,即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农业税根据征收季节,划分为夏征期和秋征期,具体划分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牧业税不划分征收期。
第六条 农业税以核定的常年产量为计算依据,以粮食(当地主粮)为计算本位核定征收任务。农林特产税以农林特产品实际产品收入为计税依据。耕地占用税以占用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契税按房屋产权转移面积和规定的价格计征。牧业税以计税牲畜头数或牧业收入为计税依据。
第七条 粮食以公斤为计算单位,公斤以下四舍五入;货币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元以下计算到角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第八条 农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征起的税款,必须及时解缴国库或国库经收处。

第二章 会计核算方法
第九条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核算农业税收的收入和解缴,采用资金收付记帐法,以资金活动作为记帐主体,以“收”“付”为记帐符号,运用复式记帐原理,反映农业税收资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会计科目划分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三大类。
资金收付记帐法的平衡公式是:资金来源类 所有 资金运用类 所有 资金结存类 所有帐户收方余额合计-帐户付方余额合计=帐户收方余额合计
资金收付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概括为:
增加结存记“同收”,减少结存记“同付”,不涉及到结存增减总额变化记“有收有付”。
第十条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科目,按照农业税收的征收来源、解缴和提取的去向内容设置,它是设立帐户的依据,也是汇总和考核农业税收完成情况的统一项目。
第十一条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如下: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科目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一 | |农业税 | 当年定 | |核算征收的当年定产
资 | |收 入 | 产收入 | |收入和尾欠收入。收
金 | | | | |到税款时记收方,退
来 | 1 | |尾欠收入 | |库和年终结帐与农业
源 | | | | |税解库等科目冲兑时
类 | | | | |记付方。年终结帐后
| | | | |应无余额。
----------------------------------
续表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一)| | |其他收入 | |核算当年定产收入和
各 | | | | |尾欠收入以外的农业
级 | | | | |税收入及上年退税结
通 | | | | |余等。使用方法同
用 | | | | |上。
---|---|----|-----|----|----------
| 2 |农林特产| 水产 | |核算征收的农林特产
| |税收入 | 水果 | |税收入。收到税款时
| | |果用瓜 | |记收方,退库和年终
| | | 木材 | |结帐与农林特产税解
| | | 茶叶 | |库等科目冲兑时记付
| | |蚕桑(柞)| |方。年终结帐后应无
| | | 毛竹 | |余额。
| | | 药材 | |
| | |天然橡胶 | |
| | | 林产品 | |
| | | 其他 | |
---|---|----|-----|----|----------
| 3 |耕地占用|国家建设 | |核算征收的耕地占用
| |税收入 |乡镇集体 | |税收入及滞纳金和罚
| | |建 设 | |款收入,收到税款时
| | |农村居民 | |记收方,退库和年终
| | |建 房 | |结帐与耕地占用税解
| | |其 他 | |库等科目冲兑时记付
| | |滞纳金和 | |方。年终结帐后应无
| | |罚款收入 | |余额。
---|---|----|-----|----|----------
| 4 |契税收入| 买卖 | |核算征收的契税收入
| | | 赠与 | |及滞纳金和罚款收
| | | 典当 | |入。收到税款时记收
| | | 交换 | |方,退库和年终结帐
| | |滞纳金和 | |与契税解库等科目冲
| | |罚款收入 | |兑时记付方。年终结
| | | | |帐后应无余额。
----------------------------------
续表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 5 |牧业税 | 马 | |核算征收的牧业税收
| |收 入 | 牛 | |入,收到税款时记收
| | | 绵羊 | |方,退库和年终结帐
| | | 山羊 | |与牧业税解库等科目
| | | 骆驼 | |冲兑时记付方。年终
| | | | |结帐后应无余额。
|---|----|-----|----|-----------
| 6 |应退税款| 应退农 | |核算已办理退库的税
| | | 业税款 | |款。退库时记收方,
| | |应退农林 | |税款退给纳税人后核
| | |特产税款 | |销时记付方。年终如
| | |应退耕地 | |未退完,可结转下年
| | |占用税款 | |继续清退,清理退税
| | | 应 退 | |结余款再次解库时记
| | | 契税款 | |付方。
| | |应 退 | |
| | |牧业税款 | |
---|---|----|-----|----|-----------
| 7 |待整理 | 农业税 | |本科目为县级征收机
| |款 项 | 款 项 | |关专用的过渡科目,
| | |农林特产 | |核算已入支库而尚未
| | | 税款项 | |收到乡镇征收机关
| | |耕地占用 | |的征解凭证汇总单,
(二)| | | 税款项 | |需进一步调整处理的
县 | | |契税款项 | |各种款项。收到国库
级 | | | 牧业税 | |转来的入库缴款书时
使 | | | 款 项 | |记收方,收到乡镇征
用 | | | | |收机关的征解凭证汇
| | | | |总单时记付方。年终
| | | | |结算时应全部清理转
| | | | |入有关收入帐户,不
| | | | |留余额。
-----------------------------------

续表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 8 |农业税 | | |核算解缴国库的农业
| |解 库 | | |税款。解库时记付
| | | | |方,退库、划解附加
| | | | |时记收方、年终结帐
| | | | |与农业税收入科目冲
| | | | |兑时记收方。年终结
| | | | |帐后应无余额。
|---|----|-----|----|-----------
二、 | 9 |农林特产| | |核算解缴国库的农林
资 | |税解库 | | |特产税款。解库时记
金 | | | | |付方,划解附加、提
运 | | | | |取农林特产税源发展
用 | | | | |基金和征收经费等退
类 | | | | |库时记收方;年终结
(一)| | | | |帐与农林特产税收入
县 | | | | |科目冲兑时记收方。
级 | | | | |年终结帐后应无余
以 | | | | |额。
上 |---|----|-----|----|-----------
使 |10 |耕地占用|中央地方 | |核算解缴国库的耕地
用 | |税解库 | | |占用税款。解库时记
| | | | |付方,提取征收经费
| | | | |等退库时记收方,年
| | | | |终结帐与耕地占用税
| | | | |收入科目冲兑时记收
| | | | |方。年终结帐后应无
| | | | |余额。
|---|----|-----|----|-----------
|11 |契税解库| | |核算解缴国库的契税
| | | | |税款。解库时记付
| | | | |方,提取征收经费等
| | | | |退库时记收方;年终结
| | | | |帐与契税收入科目冲
| | | | |兑时记收方。年终结
| | | | |帐后应无余额。
-----------------------------------
续表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12 |牧业税 | | |核算解缴国库的牧业
| |解 库 | | |税款。解库时记付
| | | | |方,划解附加、提取
| | | | |征收经费等退库时记
| | | | |收方;年终结帐与牧
| | | | |业税收入科目冲兑时
| | | | |记收方。年终结帐后
| | | | |应无余额。
|---|----|-----|----|----------
|13 |划解地 | 农业税 | |核算从农业各税解库
| |方附加 | 附 加 | |中划解出的地方附加
| | |农林特产 | |部分。划解时记付
| | |税附加 | |方,年终结帐与农业
| | | 牧业税 | |各税收入科目分别冲
| | | 附加 | |兑时记收方。年终结
| | | | |帐后应无余额。
|---|----|-----|----|----------
|14 |提取征 | 农 林 | |核算从农业各税中提
| |收经费 | 特产税 | |取的征收经费。提取
| | | 经 费 | |时记付方,年终结帐
| | | 耕 地 | |与农业各税收入科目
| | | 占用税 | |分别冲兑时记收方。
| | | 经 费 | |年终结帐后应无余
| | |契税经费 | |额。
| | | 牧 业 | |
| | | 税收费 | |
|---|----|-----|----|----------
|15 |提取农林| | |核算从农林特产税中
| |特产税源| | |提取的农林特产税源
| |发展基金| | |发展基金。提取时记
| | | | |付方,年终结帐与农
| | | | |林特产税收入科目冲
| | | | |兑时记收方。年终结
| | | | |帐后应无余额。
----------------------------------

续表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16 |下拨待 | 待退农 | | 核算已退库应退还
| |退税款 | 业税款 | |纳税人的税款。退库
| | |待退耕地 | |记付方,退税完毕核
| | |占用税款 | |销时记收方。年终如
| | |待退农特 | |未退完。可结转下年
| | |林产税款 | |继续清退。清理退税
| | | 待退契 | |结余款再次解库时记
| | | 税 款 | |收方。
| | | 待 退 | |
| | |牧业税款 | |
---|---|----|-----|----|----------
|17 | 农业税| | | 乡镇征收机关核算
| | 上 解| | |上解国库或国库经收
(二)|18 |农林特产| | |处的农业税收款项。
乡 | | 税上解| | |上解时记付方,退税
镇 |19 |耕地占用| | |和年终结帐与农业各
级 | | 税上解| | |税收入科目冲兑时记
使 |20 |契税上解| | |收方,年终结帐后应
用 |21 | 牧业税| | |无余额。
| | 上 解| | |
---|---|----|-----|----|----------
三、 |22 |待解农业|待解农业 | | 核算存入农业银行
资 | |税收存款|税 款 | |或信用社尚未解缴国
金 | | |待解农林 | |库的税款,存入时记
结 | | |特产税款 | |收方,解库时记付
存 | | |待解耕地 | |方,年终结帐后应无
类 | | |占用税款 | |余额。
| | | 待解契 | |
| | | 税 款 | |
| | | 待解牧 | |
| | | 业税款 | |
----------------------------------
续表
-----------------------------------
会计科目分类和名称 |
-----------------------|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类 别|编 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
|23 |待退农业| | | 核算国库退出或上
| |税收存款| 待退农 | |级拨来应退给纳税人
| | | 业税款 | |的超缴或减免的税
(一)| | |待退农林 | |款。收到时记收方,
乡 | | |特产税款 | |退付给纳税人后记付
镇 | | |待退耕地 | |方。年终如未退完可
级 | | |占用税款 | |结转下年继续清退。
使 | | | 待退契 | |清理退税结余款上解
用 | | | 税 款 | |时记付方。
| | | 待退牧 | |
| | | 业税款 | |
---|---|----|-----|----|-----------
| | | 农业税 | | 本科目为县级征收机
|24 |在途款项| 款 项 | |关专用的过渡性科目,
| | |农林特产 | |核算已收到乡镇征收机
(二)| | | 税款项 | |关的征解凭证汇总单,
县 | | |耕地占用 | |尚未收到国库转来的缴
级 | | | 税款项 | |款书的税额。收到乡镇
使 | | |契税款项 | |征收机关的征解凭证汇
用 | | | 牧业税 | |总单时记收方。收到国
| | | 款 项 | |库转来的入库缴款书时
| | | | |记付方。年终结算时应
| | | | |全部清理转入有关解库
| | | | |帐户,不留余额
-----------------------------------
已建立金库的乡镇,使用县级征解会计科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征收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有关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计划单列市设置的明细科目应与所在省协调一致。
第十二条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依据。会计凭证分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两类。
农业税收原始凭证是在征解业务发生时直接取得或填制的书面证明,是进行征解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农业税收原始凭证包括:(1)征收凭证(用于向纳税人收取税款的凭证及有关附件),(2)结算凭证(包括同代征单位、接收单位、乡村征收人员办理结算的凭证,以及更正通知
书等),(3)解库、退库凭证(用于向国库解缴税款或办理退库及收款人的领款凭证等)。
农业税收记帐凭证是指对农业税收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据以确定征解会计分录而填制的“记帐凭单”,是登记帐簿的依据。要求内容填写清楚,分录数字正确,科目使用准确,文字简明扼要,手续附件完备,日期签章齐全,定期编号加封盖章装订成册。
第十三条 会计帐簿,是以征解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会计帐户,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农业税收资金活动和结果的簿籍,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帐簿包括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有银行存款科目的还必须设置订本式银行存款日记帐。总分类帐按一级科目设置,核算农业税收资金活动的总括情况,控制核对明细分类帐;明细分类帐按二、三级科目设置,对总分类帐的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基层征收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辅助帐。
第十四条 会计报表,是根据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定期编制的总结性的书面报告,全面、系统地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农业税收征解业务和资金活动的情况。要求字迹清晰,反映真实、数字准确,说明清楚,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农业税收征解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年
报三种。
一、《农业税收征收情况月报表》(附表一),是反映每月农业税收征解业务活动情况的报表。按一级科目月结数填列,由基层逐级汇总上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征收机关应于次月15日前电报或传真上报财政部(年末应于次年1月15日电报或传真上报财政部)。


二、《季度农业税收资金平衡表》(附表二),是总括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税收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的全面情况的报表。按一级科目季末数填列,由基层逐级汇总上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征收机关应于次季首月15日前寄报财政部。
三、《年度农业税收决算表》(另发),是全面反映农业税收计税基础数据的变化、农业各税的征收、解缴、减免、尾欠以及农林特产税源发展基金、农业税收征收经费提取使用情况的报表。年度决算时要进行全面清理,做到帐、据、表、册数字相符,年度之间,项目之间,表表之间
互相衔接。为了保证年度决算报表质量,各级征收机关应对所属地区的年终决算认真审核,无误后汇总上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年度农业税收决算表应于次年3月底前一式两份报送财政部。

第三章 征解会计事务处理
第十五条 征收机关应于开征前向纳税人发出纳税通知书,农业税按照常年产量和适用税率计算应征税额;农林特产税实行核定收入源头征收办法的,按实际产品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应征税额;耕地占用税按实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和适用征税标准计算应征税额;契税按房屋产权
转移不同形式和规定的计税产价及适用税率计算应征税额;牧业税按各省、自治区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应征税额。
第十六条 征解会计事务,按不同的征收方法,分别处理:
一、征收机关及人民政府组织其他人员直接征起的税款,征收人员收到税款时开给纳税人农业税收正式收据,当日填开“农业税收汇总缴款书”,解缴国库或国库经收处。为了保证税款安全,未设国库经收处的地方,应在一日内存入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农业税收存款”专户,并按旬填
开汇总缴款书,将税款如数解缴国库经收处。在征收旺季。征收的税款数额较大,应及时入库。
二、征收机关派人驻库(站),或者委托代征单位从纳税人出售的农产品、农林特产品结算价款中征收税款,应当即开给农业税收正式收据。被委托代征单位要按规定期限与征收机关办理结算,将税款解缴国库或国库经收处。
三、农业税征收粮食的地方,粮食接收单位收到纳税人的粮食后,开给财政粮入库收据,并按国家规定的当地粮食中等比例价格和期限与征收机关办理结算,将税款及时解缴到国库或国库经收处。
四、有条件的地方,纳税人可以用“一般缴款书”将税款解缴国库或国库经收处,也可以由有关专业银行或信用社代征税款,并开给纳税人农业税收正式收据,按规定期限与征收机关办理结算,将税款及时解缴到国库或国库经收处。
五、为了便于核对税款征收入库情况,乡(镇)征收机关根据国库或国库经收处退回来的农业税收缴款书报查联以及完税证报查联和退税凭证等,要编制征解凭证汇总单一式两份,一份报县(市)征收机关,办理税款报解手续,一份留存。
县(市)征收机关接到乡(镇)征收机关的征解凭证汇总单和支库送来的收入回执联要及时核对记帐,并据以检查税款入库情况。
六、被委托代征单位应按旬与征收机关办理税款结算。在征收旺季,税款数额较大的应及时进行结算。对不按规定期限结算,拖延税款不缴的,征收机关可以填制“一般缴款书”并附结算清单,直接通知有关银行或信用社将税款直接划转国库或国库经收处,以防止国家税款占压,不能
及时入库。
七、代征单位的劳务报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县(市)征收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商定。
第十七条 按照国库条例规定,已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任何机关不得擅自退库。对确需退库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审批程序办理。
一、减免退库。经批准减免的应退税款,由县级征收机关根据批准的数额,以乡(镇)为单位填开“收入退还书”,将应退税款直接汇入乡(镇)所在地的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农业税收存款”专户,对已设金库的乡(镇),应将应退税款由县金库划拨到乡(镇)金库。乡(镇)征收机
关应将减免税款落实到纳税人,并填开农业税收退还领据一式三联,一联存根,二联送农业银行、信用社或乡金库做退款记帐凭证,三联交纳税人凭以领款兼做领款收据。银行、信用社或乡金库付款后,将领款人签章后的第三联收回,转交乡(镇)征收机关做报销凭证。乡镇征收机关凭此

向县一级征收机关编报“减免清册”,并核销“应退税款”科目。在银行设有帐户的纳税单位,其减免税款可由支库直接划转到其银行帐户上。
二、超征退库。由于征收工作中差错原因,纳税人实交税额超过应征税额,核实后由县级征收机关办理退税。
第十八条 征收机关在办理征解会计业务时,如发现差错,应在发现差错的当月,由发生差错的单位填制“更正通知书”,通知有关单位按照规定共同更正。
征收机关、征收人员、代征单位(或接收单位),在税款入库和征收凭证上报以前发现的差错,应重开单据进行更正。如发现征收票证的差错,应将原票证收回按废票证处理。如发现记帐凭证编制错误的,可将原编制的错误凭证重新用红字同样编制一套记帐凭证予以冲销,同时再按正
确的会计分录编制一套正确的记帐凭证。如在征收年度结束后发现错征应予退税时,应在下年各税收入中按超征退库办理。
第十九条 征解会计人员收到原始凭证后,应及时进行认真审核,按会计科目分类确定会计分录,填制记帐凭证,定期根据记帐凭证编制“记帐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后分别登记明细分类帐和总分类帐(会计事项分录举例见附页)。
征解会计人员应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规定登记帐簿和改错,不得压帐、漏记、重记、错记,做到登记及时、字迹清晰、科目正确、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摘要清楚。
第二十条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应定期按月、季、年结帐。
一、结帐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帐。
二、结帐时,应结出每个帐户的期末余额。月末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的字样,并在下面划一条通栏单红线;需要结出累计发生额的,应在摘要栏内注明“累计”的字样,并在下面划一条通栏单红线。12月末的“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应在下
面划一条通栏双红线。
三、年终结帐时,所有总帐帐户都应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并将农业税收各收入科目与相应的解库(上解)科目和划解地方附加、提取征收经费、提取农林特产税源发展基金有关科目对冲,其后应无余额。
年度终了,要把留有余额帐户的余额结转下年,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的字样;在下年新帐第一行余额栏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第二十一条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要做好对帐工作。
一、结帐前要经常进行帐证、帐款、帐册核对。结帐时进行全面的核对。保证帐证、帐款、帐册相符。
二、结帐后要进行帐帐核对,月终在结算出各个帐户余额后、首先编制出“总帐科目余额表”用平衡公式试算平衡;然后用总分类帐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帐进行核对,以保证帐帐相符。
第二十二条 征解会计人员在结帐、对帐等工作全面完成后方能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必须按照统一的报表种类、格式、要求进行编制,对制度规定的报表内容、各项经济业务指标都必须计算准确,填报齐全,凡补充资料也应全部填列。各种会计报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
系的数字,应相符。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的有关数字应互相衔接。各个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目的内容和核算方法如有变动,应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
会计报表制成后,应同帐簿余额相核对,表表之间有关数字相互核对,保证帐证表相符,表表衔接。然后由会计主管人员、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盖章和加盖公章装订成册报送。
年度会计报表要按规定认真编写编报说明,并结合日常会计资料、统计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和上年会计资料对整个农业税收征收情况进行会计分析。

第四章 票证和会计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农业税收征收票证,填开后是纳税人的缴款凭证,也是征解会计的原始凭证;各级征收机关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票证管理。
第二十四条 农业税收征收票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征收机关统一制定格式,统一编号组织印刷,严格掌握发行数量,印废的票证要统一销毁。
第二十五条 建立票证领发制度。各级征收机关,应确定专人,设专库或专柜管理票证,建立票证帐册,详细登记各种票证份数,编号及收、付、存情况。领发票证时要当面点清,核对编号。开具“票证领据”一式二份,双方签章后各执一份,作为记帐凭证。发现短页、编号错误时应
交回县(市)征收机关封存统一保管,报经省级征收机关批准后销毁。
第二十六条 建立票证使用检查和定期缴销结报制度。各级征收机关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票证使用情况,县乡征收机关应随时检查征收人员的票证使用和税款入库情况。领用票证的单位或人员要按规定期限,逐级向县(市)征收机关办理票证缴销结报手续,对缴回票证的合法性和数字
的准确性要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错误及时处理。县级征收机关按规定的保管年限和报批手续进行销毁。
第二十七条 凡因故停止使用的票证,由县(市)级征收机关统一收回封存,经清点造册,注明种类、号码、数量报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派人监销。
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票证损失,应由经办人写出报告,经本级领导和上级征收机关调查核实批准后予以核销,并报省级征收机关备案。
对票证的丢失或人为造成的损坏,应立即报告,并组织力量查找或通过新闻媒介声明作废。事后要逐级写出详细情况的书面报告,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使用填写征收票证的基本要求:
一、各种征收票证必须按规定的范围使用,不得互相代替。
二、征收票证应在收到税款同时填发给纳税人,禁止借故收款后不开票或用白条、其他收据充顶。也不准不收款而开给税票。
三、使用票证要坚持先领先用,后领后用,按号码顺序填开,不得跳号,不得颠倒填写。
四、填写票证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双面复写纸,一次复写全份。
五、填写票证要做到:字迹清楚、数字准确、印章齐全,不漏项目,不留空白,严禁擦、刮、挖、补、改。
六、作废票证不得撕毁,必须全份保存,在各联上加盖“作废”印章,并按规定缴回县(市)征收机关。
第二十九条 各种征解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要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及时装订成册、编号盖章加封,建立会计档案,妥善保管。保存年限和销毁办法,按财政部门和档案管理机关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征解会计的离职交接工作,是分清责任,保持会计工作前后衔接必不可少的法定手续,必须严格认真办理,未办交接手续不得离职。办交接手续时,本机关领导必须指定专人按以下规定监督交接:
一、前任会计应交代的主要事项:1.有关印章戳记;2.会计凭证、帐簿、表册、票证以及会计档案资料;3.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4.经办的未了事项;5.其他应交代的事项。
二、前任会计应造具交接清册一式三份,按清册逐项清点交接,前任不得封包交卸,后任不得封包接收。点交清楚后交接双方共同签名盖章,经监交人签名盖章监证后,一份由前任会计保存,一份由后任会计保存,一份交单位存档。
三、前任会计应在经营使用帐册“经管人员一览表”上和帐簿最末一笔数字旁注明移交日期并盖章。
第三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征收机关应根据本制度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自199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以前制定的农业税征解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同时废止。
农业税收征解会计事项分录举例附页:
-----------------------------------
| 会 计 科 目 对 应 关 系
会计事项 |------------------------
(县级以上) | 资金来源和运用类 | 资 金 结 存 类
|-----------|------------
|收 方|付 方|收 方|付 方
----------|-----|-----|-----|------
同时收到农业税征收 |农业税收入|农业税解库| |
凭证和解库凭证 | | | |
----------|-----|-----|-----|------
同时收到农林特产税 |农林特产税|农林特产税| |
征收凭证和解库凭证 |收入 |解库 | |
----------|-----|-----|-----|------
|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 |
同时收到耕地占用税 |收入 |解库—中央| |
征收凭证和解库凭证 | | —地方| |
-----------------------------------

续表
------------------------------------
| 会 计 科 目 对 应 关 系
会计事项 |-------------------------
(县级以上) | 资金来源和运用类 | 资 金 结 存 类
|------------|------------
|收 方|付 方|收 方|付 方
----------|-----|------|-----|------
同时收到契税征收凭 |契税收入 |契税解库 | |
证和解库凭证 | | | |
----------|-----|------|-----|------
同时收到牧业税征收 |牧业税收入|牧业税解库 | |
凭证和解库凭证 | | | |
----------|-----|------|-----|------
县级征收机关已收到 |待整理款项|农业税解库 | |
解库凭证尚未收到乡 |—农业税款| | |
镇征解凭证汇总单时 | 项 | | |
(以农业税为例) | | | |
以后收到乡镇征解凭 |农业税收入|待整理款项 | |
证汇总单时 | |—农业税款项| |
----------|-----|------|-----|------
县级征收机关已收到 |农业税收入| |在途款项 |
乡镇征解凭证汇总单 | | |—农业税 |
尚未收到解库凭证时 | | | 款项 |
(以农业税为例) | | | |
以后收到支库转来的 | |农业税解库 | |在途款项—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的通知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的通知

现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发给你们,望在本地区、本部门正在进行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认真贯彻实行。
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企业实行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厂长负责制;明确企业党组织的工作重点,为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做好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此项改革,自一九八四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试点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一,强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开始出现了指挥灵、决策快、办事效率高的新气象。第二,初步改变了企业党政不分、职责不明的状况。企业党组织开始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加强。第三,建立和健全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民主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逐步明确,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有所加强。第四,生产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了提高。这些成绩表明,中央关于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决定,是正确的,是适合我国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的。需要指出的是,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从试点到成熟,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改革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入得到解决。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各项内容,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现在颁发的这三个条例,就是在总结了近三年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实行厂长负责制,必须保证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权,突出厂长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但是,绝不应把实行厂长负责制同加强和改善企业的领导、巩固和发扬民主管理对立起来。而是要使企业行政、党组织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工作,都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按照分工,加强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这一要求,就企业党组织来说,必须从思想观念到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来一个大的转变,要从繁忙的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到积极支持厂长实现任期责任目标和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上来,放到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上来,放到搞好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保证、监督企业职工能够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第三,保证、监督企业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第四,保证、监督企业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五,保证、监督企业和厂长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总之,企业党组织要教育党员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支持改革。对那些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干部和职工,应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于他们工作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差,应满腔热情地帮助纠正,鼓励和支持他们继续把改革搞好。支持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新时期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党组织由全面领导本单位工作,讨论和决定生产经营中重大问题,转移到对企业实行思想政治领导,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是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希望各级党组织,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开拓前进。
企业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厂长行使职权,厂长应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厂长和书记都要顾全大局,合作共事,认真贯彻执行三个条例,搞好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试点,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各项任务。对个别不适应试点要求的厂长或党委书记,有关主管部门,要从组织上进行调整。
中共中央、国务院认为,三个条例的颁发,对克服当前企业领导体制中某些不协调状况,理顺各方面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加强对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研究解决三个条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同试点企业的干部、职工一道,共同为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企业的管理体制而努力。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改革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领导体制,确定厂长的责任和权限,实行厂长负责制,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厂长,负责代表法人行使职权。厂长依据本条例规定,对本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第三条 厂长在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向,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企业主管机关的决定。
第四条 厂长必须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财产,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五条 厂长在企业缴纳税金、上交利润和提取、使用利润留成以及转让固定资产和进行重大经济活动等方面,必须接受审计、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银行的监督。
第六条 厂长应当定期向企业党的基层委员会(含不设基层委员会的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第七条 厂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下同)报告工作,听取意见,组织实施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有关决定,负责处理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应由行政方面处理的提案,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第二章 厂长的条件和任免
第八条 厂长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革命精神,能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向;
二、熟悉本行业生产业务,懂得有关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善于经营管理,有组织领导能力;
三、廉洁奉公,联系群众,有民主作风;
四、大中型企业的厂长一般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小型企业的厂长一般不应低于中等文化水平,或者通过国家厂长考试,成绩及格;
五、身体健康,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 厂长的产生,应当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下列方式:
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企业主管机关或干部管理机关委派任命;
二、按照企业主管机关的部署,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或推荐,然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企业主管机关或干部管理机关批准或任命;
三、企业主管机关招聘、提名,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企业主管机关或干部管理机关任命。
第十条 厂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至五年,可以连任。
厂长任期内,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厂长应当根据国家要求、社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任期责任目标,经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报企业主管机关批准后组织实施。任期责任目标的实施,应当作为对厂长考核、监督和决定可否连任的主要依据之一。
厂长任期届满前,原任命或批准机关应当根据厂长在任期内的实绩,在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基础上作出连任或离任的决定。
厂长在任期内申请辞职,必须向企业主管机关提出书面报告,经原任命或批准机关同意后方可离职。
职工代表大会提出要求罢免厂长的建议时,企业主管机关应当在三十天内调查处理完毕。在调查处理期间,厂长是否继续履行职责,应当由企业主管机关决定。
厂长在任期内因力不胜任或有严重失职行为,企业主管机关有权免除其职务。
厂长在任期内,企业主管机关和干部管理机关一般不调动厂长工作。
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第三章 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和生产指挥
第十一条 企业设立管理委员会,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协助厂长决策。
管理委员会由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和职工代表大会选出的职工代表组成。职工代表(包括工会主席)人数一般应当为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厂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第十二条 本条例第十一条所称重大问题是指:
一、经营方针、长远和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计划、职工培训计划、工资调整计划和财务预决算、自有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
二、企业党政工团等脱产人员编制和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调整;
三、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修改和废除。
上述重大问题的讨论方案,均由厂长提出。
第十三条 管理委员会讨论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事项中需经企业主管机关审批的,由厂长负责上报。
第十四条 管理委员会讨论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事项中需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由厂长负责提出。
第十五条 企业建立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
第十六条 企业根据规模大小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可设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等厂经济技术负责人。企业是否设副厂长以及副厂长的名额,由厂长提出方案,报企业主管机关决定。
厂长可以设置专职或聘请兼职的法律顾问。
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法律顾问,在厂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负责。
行政职能科(室)科长(主任)和车间主任,在厂长或分管的厂级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或分管的厂级负责人负责。
厂长暂时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厂长指定一名厂级负责人代理其职务。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设立必要的、精干的管理机构。
有关会计、统计、审计、质量检验等机构的调整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厂长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 厂长的职责
第十八条 厂长应当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结合任期责任目标,提出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经管理委员会讨论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厂长应当组织企业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组织实施国家下达给企业的各项任务,严格履行经济合同。
第二十条 厂长应当注重市场信息,不断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强企业的应变、竞争能力。
第二十一条 厂长应当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厂长应当采取切实措施,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十三条 厂长应当不断改善企业的劳动条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搞好环境保护。
厂长应当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厂长应当组织职工群众切实做好企业的治安保卫工作。
第二十四条 厂长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智力投资和人才开发,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文化、业务教育,组织职工进行技术革新,支持合理化建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职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十五条 厂长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保障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行使其职权;在决定同广大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
厂长应当支持企业共青团和科协等群众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 厂长的权限
第二十六条 厂长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
厂长同管理委员会的多数成员对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厂长有权作出决定。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第十六条所列副厂长和厂级经济技术负责人,以及中层行政干部的人选方案由厂长负责提出,并征求企业党委意见。中层行政干部由厂长决定任免;厂级行政副职按干部管理权限上报审批。
厂长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人选方案,厂长应当倾听各方面意见,经充分酝酿后提出。
第二十八条 厂长有权按国家规定对职工进行奖惩。除经营亏损企业外,厂长对确有特殊贡献的职工可按国家规定予以晋级。
厂长对违纪职工,有权予以行政处分,直至辞退;辞退职工应征求本企业工会的意见。
厂长对厂级干部的奖惩、调资、晋级和对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所列人员的奖惩、调资、晋级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报审批。
第二十九条 厂长有权拒绝企业外部任何组织和个人抽调、借用企业的人员,无偿占用企业的资金和物资,对企业摊派劳务、费用。
第三十条 厂长对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请复议。复议后仍有不同意见,厂长应当按决定执行,同时报告上级主管机关。
第三十一条 厂长有国家规定的企业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其他权限。
第三十二条 厂长按照本条例规定行使职权时,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威胁、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 厂长在工作中成绩显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荣誉奖励、一次性物质奖励或晋级奖励: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全国同行业、同类企业中达到先进水平;
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竞争能力,为国家创汇做出较大贡献;
三、产品销售额、实现利润、上交税利连续三年以上有较大幅度增长,职工收入有所增加;
四、创优质名牌产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五、推行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成绩显著,有重大技术突破,或为企业创造了自我发展的条件;
六、推行现代化管理取得显著效果。
第三十四条 由于厂长工作上的过错,发生下列情形,应当区别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一、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损害国家、企业、职工、用户或消费者利益;
二、没有不可克服的外部原因,连续两年完不成国家指令性计划;
三、有条件履行而未履行经济合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四、忽视产品质量,多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五、在物质、技术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污染;
六、由于指挥不当,管理不善,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使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
第三十五条 厂长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经济利益,应当区别情况,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厂长的奖惩和调资、晋级,由企业主管机关决定;或由企业主管机关提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机关决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实行承包、租赁的企业,厂长的产生、任期、任免、奖惩,企业经营管理中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按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签订的协议或合同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原则上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交通运输、邮电、地质、建筑施工、农林、水利等企业。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由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要求,改善和加强企业中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中党的组织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围绕生产经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开展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证厂长负责制的实施,推动和促进生产经营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三条 企业中党的基层委员会(含不设基层委员会的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对企业实行思想政治领导,即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支持群众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保证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第四条 企业党委应当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经营管理决策和统一指挥生产活动的职权,与企业行政密切配合,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的作用,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办好社会主义企业。

第二章 企业党委
第五条 企业党委根据党章规定选举产生,按期改选。党委对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党委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第六条 党委应由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党性强,作风正派,熟悉生产经营,年富力强的党员组成。
党委书记应当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富有改革精神,具有一定的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团结同志。
第七条 企业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厂长。小型企业可以分设,也可以兼任。
企业党委设置精干的工作机构,建立明确的工作责任制。
第八条 企业党委的主要任务:
一、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二、搞好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三、支持厂长实现任期目标和生产经营的统一指挥;
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五、加强对群众组织的思想政治领导,做好群众工作。
第九条 企业党委应当按照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对企业各级干部进行教育、培养、考察和监督。对厂长提出的副厂长和经济技术负责人以及中层行政干部的人选方案,企业党委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条 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党内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和健全健康的政治生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十一条 党委书记主持党委日常工作,组织贯彻党委会决议并检查决议的执行情况,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搞好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二条 党委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一、坚持改革,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如何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二、敢讲真话,坚持原则,多做实事,讲求工作实效;
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
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联系群众,以身作则,公私分明,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第十三条 车间的党组织在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正确执行党委的决议和厂部的指令,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本车间的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政治领导,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同行政负责人密切配合,加强团结,充分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科室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十四条 企业党委对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党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失职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批评;违反党纪的,应当严肃处理。

第三章 党委的保证和监督
第十五条 保证和监督是企业党委的重要职责。党委应当以积极态度,把保证和监督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党委对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应当积极支持,保证实现。对厂长的决策,党委有不同意见,应当及时提出,必要时应当报告上级主管机关或上级党组织。
第十六条 保证和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企业职工能够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三、企业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
四、企业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企业和厂长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第十七条 保证和监督的主要方法:
一、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定期听取厂长的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纪律检查工作;
四、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通过各种形式监督干部。

第四章 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党组织应当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和理想,纪律的教育。教育党员发扬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增加党性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十九条 党组织应当经常了解和研究党员的思想情况,帮助党员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党员应当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二十条 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认真培养和考察积极分子,坚持党员条件,按照党章规定履行入党手续,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按期讨论他们的转正问题。
第二十一条 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委成员除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活动外,每半年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每季度至少开一次党员大会,开一次组织生活会,进行一次党课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参加党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 认真搞好党风。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地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同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党委应当加强对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经常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选拔能坚持党的原则、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同志做纪律检查工作。对违纪的党员应当及时处理。

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三条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紧密结合经济工作进行,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第二十四条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广大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进行理想、纪律、民主、法制和工人阶级革命传统的教育,反对和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十五条 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总结和创造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坚持疏导和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做好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以表扬为主,鼓励先进,帮助后进,方法应当生动活泼,寓教育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第二十六条 党委应当注意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发挥政工干部的作用;应当重视政工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
对政工干部和行政干部在待遇等问题上应当一视同仁。

第六章 党委和职工代表大会、群众组织
第二十七条 党委对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思想政治领导,保障职工代表大会行使规定的权力;向职工代表大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党员职工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教育职工不断提高主人翁责任感,支持、引导职工代表正确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党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党的工作和作风。
第二十八条 党委应当加强对群众组织的思想政治领导,定期讨论研究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群众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原则上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交通运输、邮电、地质、建筑施工、农林、水利等企业。
第三十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办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下同)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与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和作用。
第三条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企业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职工代表大会接受企业党的基层委员会(含不设基层委员会的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的思想政治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第五条 职工代表大会应当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经营管理决策和统一指挥生产活动的职权。
第六条 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章 职 权
第七条 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定期听取厂长的工作报告,审议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和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计划、职工培训计划、财务预决算、自有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就上述方案的实施作出决议;
二、审议通过厂长提出的企业的经济责任制方案、工资调整计划、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方案、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
三、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四、评议、监督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并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
对工作卓有成绩的干部,可以建议给予奖励,包括晋级、提职。对不称职的干部,可以建议免职或降职。
对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以权谋私,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可以建议给予处分,直至撤职。
五、主管机关任命或者免除企业行政领导人员的职务时,必须充分考虑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职工代表大会根据主管机关的部署,可以民主推荐厂长人选,也可以民主选举厂长,报主管机关审批。
第八条 职工代表大会对厂长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的问题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向厂长提出建议,也可以报告上级工会。
第九条 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可以由厂长代表行政、工会主席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共同协议,为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互相承担义务,保证贯彻执行。

第三章 职工代表
第十条 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企业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第十一条 职工代表的产生,应当以班组或者工段为单位,由职工直接选举。大型企业的职工代表,也可以由分厂或者车间的职工代表相互推选产生。
第十二条 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其他方面的职工。其中企业和车间、科室行政领导干部一般为职工代表总数的五分之一。青年职工和女职工应当占适当比例。
为了吸收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在企业或者车间范围内,经过民主协商,推选一部分代表。
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科室(或若干科室)组成代表团(组),推选团(组)长。
第十三条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两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
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或者撤换本单位的职工代表。
第十四条 职工代表的权利:
一、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有权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对企业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有权参加对企业行政领导人员的质询;
三、因参加职工代表大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
对职工代表行使民主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 职工代表的义务:
一、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技术业务水平和参加管理的能力;
二、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利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三、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章 组织制度
第十六条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应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领导干部。其中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超过半数。
第十七条 参加企业管理委员会的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推选产生。
参加企业管理委员会的职工代表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监督。职工代表大会有权撤换参加管理委员会的职工代表。
第十八条 职工代表大会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
遇有重大事项,经厂长、企业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的提议,可召开临时会议。
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通过。
第十九条 职工代表大会应当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分配制度和职工生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确定议题。
第二十条 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非经职工代表大会同意不得修改。
第二十一条 职工代表大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精干的临时的或经常性的专门小组(或专门委员会,下同),完成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有关事项。其主要工作是:审议提交职工代表大会的有关议案;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授权,审定属本专门小组分工范围内需要临时决定的问题,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予以确认;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职工提案的处理;办理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专门小组进行活动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但需经厂长同意。各专门小组的人选,一般在职工代表中提名;也可以聘请非职工代表,但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各专门小组对职工代表大会负责。
第二十二条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需要临时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企业工会委员会召集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协商处理,并向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予以确认。
联席会议可以根据会议内容邀请企业党政负责人或其他有关人员参加。

第五章 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
第二十三条 企业工会委员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承担下列工作:
一、组织职工选举职工代表;
二、提出职工代表大会议题的建议,主持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三、主持职工代表团(组)长、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
四、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向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建议,检查督促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发动职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五、向职工进行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政策、业务和管理知识,提高职工代表素质;
六、接受和处理职工代表的申诉和建议,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
七、组织企业民主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四条 上级工会有指导、支持和维护职工代表大会正确行使职权的责任。

第六章 车间、班组的民主管理
第二十五条 车间(分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组等形式,对本单位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
车间(分厂)民主管理的日常工作,由车间(分厂)工会委员会主持。
第二十六条 班组的民主管理,由职工直接参加,在本班组的工会组长和职工代表的主持下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需要推选若干民主管理员,负责班组的日常民主管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原则上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交通运输、邮电、地质、建筑施工、农林、水利等企业。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